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回应关切 > 政策解读

《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2022-12-31 20:10     来源: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2年11月,梧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依据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梧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制定,在全面总结我市“十三五”时期工业经济发展成就,科学分析“十四五”时期工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再造一个工业梧州”发展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

《规划》编制工作自启动以来,我们坚持深入调研、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通过组织召开会议、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切实把社会期盼、企业诉求、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等充分吸收到《规划》中,分别通过了专家评审、合法性审查、专题会研究等程序,并完成了《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划》于2022年11月24日通过梧州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正式印发实施。

《规划》由发展现状与形势、总体要求、构建“5+4+1”产业新格局、总体布局、多措并举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环保分析、保障措施七部分以及附表《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重大工业项目表》组成。

第一部分为“发展现状与形势”。主要是全面回顾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主要包括“工业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推进成效显著、园区综合力逐步增强、工业开放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创新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两化融合取得新进展、综合能源消费稳步下降”等七个方面。指出同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我市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挑战。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十四五”期间我市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的难点、重点、关键仍在工业,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的突破口也在工业。

第二部分为“总体要求”。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市按照自治区党委赋予的“全面对接大湾区、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经济带、建好广西东大门”新定位坚持产业兴市,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生产力,推动工业发展向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加快构建“5+4+1”产业新体系,推动梧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力争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到2025年末工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区工业前列,届时我市的工业结构将更加优化,局部实现跨越,产业“东融”和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集聚高地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成为主流,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等规划目标。锚定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或超过318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工业梧州宏伟愿景。

第三部分为“构建‘5+4+1’产业新格局”。主要是立足梧州市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详细介绍在“十四五”期间,做强做优“再生资源、金属新材料、建筑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发展“先进装备产业、新材料、绿色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着力振兴特色轻工产业。

第四部分为“总体产业发展布局”。主要是发挥区位优势,以东融为重点,推动构建布局合理、主导产业突出的“一带支撑”即东融发展战略支撑带,“两翼协同”即南北两翼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为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东融”枢纽门户城市、加快建好广西东大门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第五部分为“多措并举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共包括七方面的举措,分别是:坚持全要素驱动产业发展、实施产业园区提质升级、推进县域工业提质增效、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双循环”能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等。并以专栏形式提出了18个方面的专题工作,分别是:聚焦重点产业科技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确定原生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推进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明确梧州市县域发展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实施县域经济发展“双百”工程,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明确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点,推进梧州综合保税区产业建设,重点培育百亿元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培育产业集群,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用能结构,明确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方向,明确绿色产品和节能环保装备发展方向等。

第六部分为“环保分析”。主要围绕“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能源可持续供应”等方面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并对再生资源、金属新材料、建材化工、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支柱产业主要污染物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废气、废水污染及油污、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噪声、土壤、地下水等具体防治措施。

第七部分为“保障措施”。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营商环境、抓好要素配置、加大项目支撑、强化人才支撑、推进规划落实”等六个方面作出部署。并通过增强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保障,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确保规划落实落地。

《规划》的附表公布了梧州市“十四五”期间的重大工业项目,共有269项重大工业项目,项目总投资5859.87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投资4662.83亿元。

解读单位: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解读人:覃石文

联系电话:3815701


 
 

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指标类型

代表性指标

单位

2020

2025

指标

属性

产业规模

规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135

3180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3.9

13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8.5

≥36

预期性

规模以上企业家数

493

800

预期性

产业结构

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比重

18.7

预期性

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9.2

20

预期性

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

94

188

预期性

国家级创新平台

3

5

预期性

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

66

96

预期性

研发投入强度

0.35

≥1

预期性

深度融合

区域两化融合应用指数


89.77

90

预期性

质量效益

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

万元

20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业务收入的成本

81.95

74.08

预期性

绿色发展

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较2020年)

-13.5

完成自治区下达指标

约束性

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较2020年)

-10.0

完成自治区下达指标

约束性

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

-16.0

完成自治区下达指标

约束性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