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指示,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梧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数字经济的相关工作部署,以及市委于2月29日召开的研究贯彻落实全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精神专题会议上,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提出编制“1+7”产业发展方案的要求,制定《梧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二、出台依据
结合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发〔2021〕29号)、自治区政府《数字广西发展“十四五”规划》(桂数发〔2021〕29号)、《关于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桂发〔2024〕4号)和《广西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梧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三、主要目标
到2026年,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以上,创建自治区级数字经济示范区。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数字经济集聚效应明显,创建自治区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不断强化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打造一批综合集成的跨部门示范应用场景,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先行区,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增加,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亿元规模。
四、重点任务
《行动方案》从8个方面提出24项具体任务:
第一方面是做好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积极布局新型传感网络体系,探索四网融合发展新模式;开展网络“强基行动”,加快千兆光纤、5G基站等网络设施建设;改造升级绿色数据中心,争取把梧州市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算力工厂”。
第二方面是促进数据资源流通。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形成梧州开放数据资源池并推动数据资源的商业化使用。
第三方面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与六堡茶、物流业、服务业等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布局建设一批智慧商圈、智慧园区、智慧街区。
第四方面是促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壮大。比如开展培优支柱产业工作,引入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一批应用场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孵化一批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支持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打造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集聚区。
第五方面是培育数字创新发展。比如支持本地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围绕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建立创新联合体与技术创新平台,推进园区协同创新发展;推动中国—东盟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一些数字技术能够转化为实在的成果。
第六方面是推动发展平台经济。比如发展生活服务类平台,培育本地头部平台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活服务类平台;扶持推广电商企业发展短视频、AI数字人直播、创意设计等业务;开发推广云旅游、线上游览景区等新型服务应用,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
第七方面是做好梧州的数字政府建设。比如推进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扩大“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广度和深度,加强政府部门执法监管系统数据共享,实现执法监管“一网通管”;在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社保等多领域实现数字化建设,推进各类应用服务汇聚,打造一批综合集成的跨部门应用场景标杆示范。
第八方面是吸引数字产业生态投资。比如通过举办数字经济投资洽谈会、推介会等活动,组建专项驻点招商工作队,推动一批重点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转移先行区,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聚地和粤桂合作重要载体。
五、保障措施
《行动方案》从4个方面制定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实施。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发展职能配置和职责定位,以“清单制+责任制”方式抓好重点项目、年度任务推进实施,强化对项目建设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定期开展数字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
二是加强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专项政策资金支持,落实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作用,助力数字产业发展。
三是加大数字创新人才引育。推动梧州学院、梧州职业学院等本地院校开设数字技术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区内外高等院校数字化人才培养的联动与合作,深入推进“周末人才”“飞地人才”等工程,促进人才区域间的流动。
四是加强数据安全保障。落实数据隐私保护、分级分类管理、安全审查等机制,强化数据安全防护,推动数据使用者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增强预警通报网络和数据安全威胁和隐患能力,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解读单位:梧州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挥部办公室
解读联系人:陈东明
解读联系电话:0774-3857538
文件下载: